《联合日报》头版头条聚焦《滨州政协集智聚力助推“美丽乡村”建设》

发布日期:2017-12-18

        12月18日,《联合日报》头版头条刊发《滨州政协集智聚力助推“美丽乡村”建设》稿件,聚焦滨州市政协助推“美丽乡村建设”的做法。

        文章从认真慎重确立课题、深入开展调研考察、精心起草调研报告、多个层面论证对接四个层面,生动展示了滨州市政协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进行议政建言献策的过程,建议案引起了滨州市委、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,形成了各方联动攻关的良好局面,发出了政协的好声音。以下为截图和稿件原文:

 

 

        近日,滨州市政协历时半年形成的《关于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美丽乡村的建议案》,报送市委市政府后,得到该市主要领导重视和肯定,要求相关部门学习落实。

        曾几何时,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,污水靠蒸发,垃圾靠风刮”,是滨州大部分村庄的真实写照。出行困难,垃圾围村,环境恶劣,成为人民群众面临的最大难题。为彻底改变这种脏、乱、差的面貌,让全市老百姓有一个舒适、干净、文明的生活环境,自2013年开始,滨州市委、市政府作出了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决策部署,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80多亿元,完成村庄硬化4505个、道路硬化1.5万公里,完成村庄净化5240个,村庄美化4973个,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提升,已经具备了打造美丽乡村的基础和条件。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新农村建设的“升级版”随之被滨州市委、市政府提上重要工作日程,与之相伴的各种讨论声音也开始充盈耳畔:什么是美丽乡村?滨州要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乡村?怎样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、上下一心把美丽乡村建设好?

        认真慎重确立课题
        滨州市政协提出以“美丽乡村建设”作为2017年的重点调研课题,经历了一个学习、思考、调研、再认识的过程。经过认真思考、反复研究,市政协领导一致认为: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及民生、关系全面建成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小康滨州的系统工程。市委、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,该工程作为统领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符合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“两山”发展理念,也符合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。这个课题一经提出,经过多次研究讨论,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和赞同。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审定课题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崔洪刚多次询问课题进展情况。滨州市政协主席张兆宏深有体会地说:“这个课题完全符合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责任导向、纪律导向的‘四个导向’工作要求,饱含了各级领导、广大委员和市政协机关全体同志的心血和智慧。”

        深入开展调研考察
        这是一次政协与党委、政府协同合力、上下联动的深入专题协商调研。滨州市政协经济委牵头,在该市政协副主席李维东带领下从4月开始就着手确定调研主题、协商方案等准备工作,与市委农工办进行了对接。调研方案经市政协秘书长、分管副主席审核,主席审阅批准。组成专题调研组,对全市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了专访,与市交通局、住建局、城管执法局、文明办、农业局、林业局、水利局、妇联等单位,围绕7个方面,就美丽乡村建设情况、存在的问题、工作建议等进行深入座谈交流。调研组到沾化区、阳信县、邹平县、博兴县进行实地调研,召开座谈会,赴潍坊、青岛、浏阳、宜春、湖州等地进行考察学习。

        精心起草调研报告
        该市政协先后3次召开课题座谈汇报会,并召开主席会和常委会专题审议建议案提纲。在课题涉及面广、现有资料少的情况下,大家齐心协力、深入探讨,反复推敲、数易其稿。政协副主席、秘书长把关审定,各专委会主任执笔修改,参与调研的政协委员和相关局委的同志认真负责,为建议案的最后定稿积极建言献策。

        多个层面论证对接
        针对建议案征求意见稿课题组多次召开座谈研讨会,反复听取意见、调查核实、提炼提升,在充分论证、认真完善的基础上,分别报送滨州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,并发至市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、市政协主席会议组成人员、市政协副秘书长、市政协各专委会等多个层面进行对接,进一步听取意见建议。同时创新性地利用“委员接待日”这一新载体,广泛听取了有关委员和单位的意见,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建议案。调研组认为,近年来,滨州市委、市政府以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小康滨州为目标,持续组织林水会战、打造高效农业生态园区、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,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但仍然存在统筹规划相对不足,布局谋篇不够清晰;群众力量发挥不充分,措施制定不够有力;“美丽经济”发展滞后,产业支撑后劲不足;村庄标识不独特,“滨州”韵味不明显;长效机制还不完善,保障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。为此市政协在建议案中提出,滨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应当坚持“生态为基、发展为要、民生为本”工作方针,牢固树立“组织乡村、建设乡村、经营乡村”工作理念,坚持城镇化、产业化、乡村游、文化传承互相融合,突出整体规划、农民主体、美丽经济、禀赋特色、长效机制工作重点,以生态人居、生态环境、生态经济为目标,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等建议。

        该建议案引起了滨州市委、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,形成了各方联动攻关的局面。市委、市政府决定,全市村庄开始由环境综合整治“三化”建设转入到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新阶段,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档升级。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,召开了全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会议,下发了《关于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对《美丽乡村建设规范(山东地方标准)》进行了培训。2017年起,每年将创建100余个市级“美丽乡村”,力争到2022年基本实现全覆盖。(供稿:周阳、孙丽娜、张传忠)